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郭文强
2019年5月10日至5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我校教师发展中心主办、西交利物浦大学承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研究导向型教育研修班”的学习。适逢我们学校正在开展“对标‘金课’,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打造一流课程,建设一流专业”活动,结合培训,我和参加培训的老师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借助这次培训,结合自己承担的课程,梳理、分析了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照“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标准,着眼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的构建。
本次培训的主题是研究导向型教学与教学管理国际化能力培训。而这些能力与打造“金课”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教师们每天感觉都很充实。近距离接触科学研究前沿的专家学者,国内最先进教育理念的教育教学名师,聆听到他们不同风格的讲座,不同风味的上课,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科研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更让我们增加了自信。我们的工作虽有差距,但他们做的工作并非所有都是我们遥不可及的。
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也帮我们选定了多位在教学方面有卓越成果或独特见解的学者,开展了多场关于教学方面的报告。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众位专家的报告,从自己理解的研究导向型教学、学生为中心教学以及国际化教学理念三个方面,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一、心得体会
(1)学习和体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和体系。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介绍了西浦“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导向型、融合式教育”。以西交利物浦为案例探讨“以学生为中心、 研究导向型、融合式教育”的育人模式的实践,特别是如何通过研究导向型教学培养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帮助大家理解了“以学生为中心”,西交利物浦大学育人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区别。
西交利物浦大学教务长ChinGeeSeong教授探讨课程的设置如何对准学校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特别是如何从社会和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制定学习目标并通过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改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具体分析讨论专业建设中如何设定育人目标、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大家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与专业建设。
领导与教育前沿院学生项目专员及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生代表学习了研究导向型学习与学生学习体验,和来自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嘉宾共同探讨研究导向型学习。帮助大家思考了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影响学生采用研究导向型学习的因素,更理解了西浦为何倡导“研究导向型学习”教学。
(2)研究导向型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Martijnten Bhömer博士,以工业设计系的设计课为案例,探讨如何通过多元的教学活动和考核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层反思,以及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实现教学目标和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于昊副教授以高等数学为例,交流了研究导向型教学在大班基础课教学中的实践。针对如何基于学生的兴趣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从教学实践案例出发研讨大班授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收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催化形成学生自主学习。
领导与教育前沿院常务副院长张晓军,学习通过研究导向型教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的理念、目标、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环境等维度与参与者共同探讨为什么需要研究导向型教学以及什么是研究导向型教学。
国际商学院张捷博士,研究学习以评促学—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课程设计1.0到4.0的飞跃。以一门课程的具体课改为案例,探讨如何基于完全的形成性考核和评价模式来设计专业课程的培养方案、大纲和课程作业,从而实现该课程给学生带来的增值收益。
西交大利物浦大学的陈冰教授认为研究导向型教学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旨在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动学习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研究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总而言之,研究导向型是指从问题或者现象出发,在老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以获得与问题或者现象相关的知识,并通过研究或者小组讨论、合作整合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分析解释问题及现象。
领导与教育前沿院研发专员彭梦姣博士,进行行动学习-研究导向型教学课程设计研讨,以团队合作的形式从个人已有的知识、个人的经验、小组其他成员的经验、以及在解决实际案例中的关键问题中学习。
二、自我反思
其实在我们自己过往的教学过程中,也用到过研究导向型的教学方式,只是我们没有把它上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
比如,就学生就座方式有哪些,培训老师给出了反思的时间。自己在实际教学中,曾根据采取过三种方式,教师讲、学生听,随堂测试(前后间隔)、半圆形(留学生小班研讨)。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研究导向型,先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去分析研究,同时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这样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
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教室都不是固定的,根据上课的形式来调整,比如小组讨论的时候,是那种适合小组讨论的教室,圆桌;还有"U"型教室。不同的教室用于不同的课堂,能充分利用教室的优势,达到最好的课堂效果。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自由,但是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学校的整体学习氛围还是很严谨的。
这种经常反思、总结、提升的思维方式也会贯穿自己日后教学。
三、后期做法
本人日常教学对象覆盖本科、研究生、职教和留学生等。通过这次培训,本人接触到了研究导向型教学与教学管理国际化等新理念,坚定了自己“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收获到反思、总结、提升的思维方式会贯穿自己日后教学乃至科研工作。
比如,开展打造“金课”,我们可以从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提升课程内涵;教师在教学中应渗透课程思政教育,合理运用项目探究、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研讨辩论等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有机融合,激励学生勤学乐学会学,激发学生潜质;推动课堂改革,做好6个转变: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从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转变;从重教轻学到学生为中心转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特别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采用。比如,本学期正在教授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C++)》,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我让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生自由组成11个小队,以“助农”信息化系统开发,开展研究导向型的教学。让学生调研社会热点现象,分析原因,并积极提出解决方案。我也积极用过QQ、邮件,视频宣讲等形式,给出教师鼓励和反馈,从而将研究导向型教学方式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这种行动学习-研究导向型教学,以团队合作的形式从个人已有的知识、个人的经验、小组其他成员的经验、以及在解决实际案例中的关键问题中学习。同学们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各组组长更是积极、主动与我和组员互动,每周定时召开小组例会。
另外,我所带的物联网工程毕业设计,选了一位我指导毕设的同学中也采用C++编程的乔某,和大三年级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大四同学一开始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大三同学听过后也很雀跃。为了保证交流质量,我给乔某讲了下要求,他一下就觉得有“压力”了,在我循循善诱下,他很快克服了内心恐惧。并表示他还想和学弟学妹交流下,他拿到20万年薪OFFER的面试题,尤其是和“C++”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以及他的心得。
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我直接引进了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研发专员彭梦姣博士工作坊中用到的“评估细则表”,从话题、展示内容、设计、展示形式、参与度、时间管理等方面,对学生工作进行评估。
借助上述活动的开展,不仅对大三同学有帮助,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也更树立了信心。这样合理拓展了课程难度、深度,提升课程内涵。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思政教育,合理运用项目探究、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研讨辩论等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有机融合,激励学生勤学乐学会学,激发学生潜质。也初步落实了课堂改革,做到了6个转变: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从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转变;从重教轻学到学生为主体的转变。
另外,我觉得以学生为本的研究导向型教学还可以有另一层意思,教师也要不断好好学习,学生才能天天向上!即教师本身素质的不断提升。可以将自己的科研与教学结合在一起。科研反哺教学,从自己的科学研究出发,科研反哺教学,科学研究为教学与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知识。以该领域前沿的内容补充教学,让学生知道该领域的具体应用及前景。而我又可以用我的研究给学生讲解这些知识的应用及最新发展。比如,我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在介绍快速傅里叶变换中,就加入了我研究生课题组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另外,就目前研究生做的机器学习有关工作成果,如C++编写的人脸表情识别特征量提取,和本科生分享了代码主要框架和用到的知识点。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加入该项目的后续工作。这样,科研与教学可以更好地相互促进。
教育应该提供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教育目标应列出具体的核心能力,每一个核心能力应有明确的要求,每个要求应与详细的教学内容对应。“学生为本的”教学,教师也要成长。
四、给学校的建议
非常感谢学校各级领导给我们创造的这次宝贵学习机会!!据了解,这是我校第八期陕西科技大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充分表明了我们学校领导对师资队伍培养的重视。西交利物浦大学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领先机构,近年来在如何整合东西方教育资源和智慧应对大学教育挑战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可以成为我国国际化办学的先驱者。西浦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国外引进,其中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450余名教师和360余名行政人员,这些教师都是来自牛津、剑桥、哈佛等一些世界知名大学的博士。师资结构总体上是由这些人员组成,也有兼职教授,国家级的教学名师和科学院院士等等,总体上师资非常国际化。而我们更应面向未来,立足西部,继续以多种形式鼓励教师进修,并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具体建议如下:
(1)教师好好学习,学生才能天天向上!!建议每年教师培训,如公需课,每人几百元,这个费用应由学校来统一负担。既是学校长远发展的需求,更向教师,乃至校外同行,表明我们陕科大人重视教学的态度!
(2)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很多国际化办学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先进的教学手段。不要担心学生上网,尽快开通免费校园WIFI开放,进而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
(3)另外,国内外很多大学,都有机制让品学兼优、充满朝气的研究生名正言顺的加入学校的教学辅助队伍,并对其进行制度化管理。比如,西交利物浦大学大多课程都采取“2+3”的师资,即一门课2位教师,3位TA(研究生助教)。这样,作业批改、答疑等部分工作强度可有效分担。研究生既能到少量的报酬,改善他们生存条件,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他们与人(课程负责人、性格迥异的学生群)高效沟通的经验。而教师也能聚焦教学的理念、目标设计、学习方式确定、学习过程、学习环境建设等更具创造性价值的教学环节。
总之,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专家和一线教师以他们的亲身体验和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为我们做指导。让我在短暂的数天时间里更好地了解教学中会面临和需要解决的困难,通过学习、交流、研讨、评论等对这次骨干教师培训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了专家教授们的精髓,提升了自己的教学理念。而且,也让我在教学修养上也得到提升,更坚定了信心-我们的工作虽和知名学府有差距,但他们做的工作并非所有都是我们遥不可及的。我们会更有效地工作,立足课程,着眼课堂、课外,以学生为本,为科大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