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艺术学院 周越
5.10-5.16日,本人有幸作为陕西科技大学第八届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员,前往西交利物浦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研究导向型教学与教学管理国际化能力提升”项目培训。以下仅就此次培训的心得体会做一总结:
一、收获及反思
1.开放的理念、空间及氛围
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在西浦美丽的开放式校园内,移步换景中可邂逅造型别致的绿色科技建筑,错落遍布各类生动文艺的公共空间,不期而遇值得驻足品味的雕像和装饰,这些无一不在传递着西浦的独特教育理念,也是西浦给我的最初印象。
在随后而来的课程培训中,我们一步步了解了西浦的“五星育人”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导向型、融合式教育”的教学理念,以及如何进行具体的课程规划、实施、评价,从而深入理解西交利物浦大学所倡导的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以及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强大能力、丰富学识、高素养的世界公民的开放、融合式育人理念。
同时,作为一名设计类专业的教师,我更喜欢在亲身体验中去感悟一所大学的内涵。因此,整个培训期间,每一个中午我都利用午休时间和自己的室友景观环艺专业的张英老师游走在校园的各栋建筑中。散落在走廊、大厅,以及大楼内边边角角的公共学习及休闲空间、无处不在的讨论教室、环形的哈佛阶梯教室、工业设计系的自由教学空间、材料馆,建筑系的设计室,以及激光切割工作室、摄影室、3D打印工作室、学生休息室、苹果机房、……等等,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感触最深的,也最称赞的,则是它的开放性,所有的这些空间,基本都是全天候自由开放给学生的,有些还会在楼内隔段设立管理人员,进行相关问题的处理,从而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学习、讨论和交流空间。这其实是我们学校许多学生甚至老师所缺少的。
看到西浦的手绘地图上有提到学校的“慧吧”,这也是我们专门去参观过的一处所在,虽然空间不是很大,但诚如地图中所介绍的,它是一个西浦亮点、优秀师生的学术成果展示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充满自由活力的对话空间。在这里师生既可以安静享受学习的美好,也可以积极参与各路大咖感受人生登封之路的活动,去体会不同嘉宾的真知灼见,同时能够面对面地和专家学者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有更多的场所去融入到一种不一样的学习氛围当中去。
2.“研究导向型”教学理论
作为一名非教育专业出身的教师,平时虽然也在不断思考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但也仅是凭借个人经验去思考和摸索,很少真正静下心来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就拿此次的西浦培训来讲,在前期作业中,有一道“什么是研究导向型教学”的题目,为此,我还专门上网进行了查询,对此有了初步的认识。直至到了西浦,经过一系列的课程,才算有了相对深入明确的了解。虽然感觉上,我们平时所采用的很多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也是在一定程度践行着研究导向型的理念,但没有理论体系的支撑指引,前行的每一步都有些凌乱和蹒跚,只有系统的学习了解了理论,了解了其中的层级构成,包含要素,在自己的教学中,才会目标清晰的进行内容分解,准确的发出行动指令,进行教学模式设计,这是此次学习中我对理论指导实践这句话的深刻感受。也由此进行了反思,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对现今教育理念和理论的学习,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
3.项目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在本次培训中,项目化的人才培养方式也是对我启发很深的一个方面。席校长说未来世界所需要的是国际化高端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相应的知识素养外,更需具备创业的精神,领导、沟通、创新、合作的能力,以及世界公民的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彻底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问题或现象作为关注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在研究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通过团队的协作培养学生的沟通、领导以及管理的能力。另外,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也会根据所带课程的性质,进行不同程度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探索。
4.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
参加培训课程以来,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这里讲的“以学生为中心”,和我们平时挂在嘴边的是否相一致?
我想,可能大家的理念和初衷都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日常所做的,更像是家长式的教育,把学生当太阳,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他们转,以他们的要求为要求。而西浦在这所强调的,是他们“以学生为中心”,或者说“以学习者”为中心,所形成的包含了素养体系、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全面教育体系、支持系统的“五星育人”模式。
至于其中具体的、深层次的问题,我仍旧在不断地思考中。
二、未来工作计划
通过本次培训,本人也对以往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拟在未来的工作中做以下调整:
1.授课内容的调整
重新梳理构架各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并且根据课程的性质以及教学目标的设定,将教学内容分为一个一个小单元,由此构建一个课堂。从而一方面解决学生上课疲劳的问题、兴趣低下的问题,同时为项目化教学方式作准备。
2.教学手段的更新
尝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逐步进行线上课程的制作,并加强案例式教学的力度,进而进行“翻转课堂”。
3.教学组织方式的改变
如对于所教《陈列设计》课程,尝试项目化教学,将要学生要完成的项目内容切块于每一周,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采用实地调研、分组讨论、知识讲授、小组陈述、小组报告、实物展示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学习能力以及协作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进行作业形式、评价方式的改进设计。
三、建议
(1)教室配备挂钟
建议每一个教室正对讲台的房梁处安装一台挂钟,方便教师随时掌控时间,从而更好的把控课堂节奏。
(2)增加校园内的开放空间
建议学校在图书馆及各院系增加开放的、公共的学习讨论室,可以采用申请预约的方式进行使用。讨论室可配备基本的桌椅、黑板、投影等设施。
(3)给学生提供项目孵化空间
为鼓励激发并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并锻炼和发展其职业能力,建议学校提供各种锻炼与实战的平台来推动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实践。比如,学校可每年或每学期举行创新创业计划评比,对于市场前景好的、可实施性强的创新创业想法提供一定时期的免费校内场地支持,进行培育孵化,同时扣除一定比例的利润作为相应的管理费用,成功的可以寻求合作企业或投资人进行项目落地,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兴趣及能力的培养。
(4)专业的国际认证机制
西浦的很多专业都具有国际认证资质,虽然这应该源于其国际学院的定位。但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办学思路,我们也可以在一些专业尝试相关的专业认证,或是鼓励学生去考取相应的专业认证,相信这也是培养输送国际化人才的必经之路。
(5)在线学习平台
个人很喜欢西浦基于Moodle开发的ICE在线学习平台,建议教务处可以关注。
总而言之,此次培训获益良多,但教学的改进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可能有人会说西浦的教学模式我们很难实施,因为需要政策以及强大的软硬件支撑。但我认为,即使条件有限,但我们仍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起码在教学理念上,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结果的评价形式等方面,都可以针对自己课程的实际情况,不同程度的进行反思和改进。从我做起、点滴做起,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提高个人业务能力、改善教学方式,真正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最后,再次感谢学校及教师发展中心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也感谢教师发展中心各位老师的为大家辛苦、周到的组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