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资源分享  
当前位置: 首页>>学习园地>>经验分享>>正文
 
 他山之石 
 经验分享 
 资源分享 
   
第二期赴厦门大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闫敏 文传学院
 

厦门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文化传播学院 闫敏

11月15日至24日,我和同事们一起赴厦门大学进行了为期9天的培训。在这所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仿佛又重回学生时代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单一生活,每天的行程是匆忙而重复的,但学习的内容却是丰富而新颖的。培训班强大的师资阵容、科学的课程安排、开放的学术氛围、优质的后勤服务,深受大家的称赞,也使我受益多多。在这里,我珍惜每一天的光阴,按照培训计划的要求认真听课学习。美丽的校园让我亲身感受了风景秀丽的南国风采;专家教授们的讲座让我明白了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开放热烈的学习氛围让我重温了从前美好的同窗时光。芙蓉湖畔,凤凰树下,嘉庚楼群,碧海金沙,留下的不仅仅是我轻轻的足迹,更有一段值得记忆和回味的时光。

一、优美的校园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校园环绕厦门湾,依山傍海,毗邻南普陀寺景区,与美丽的海滨沙滩胡里山炮台相邻。校园内湖光山色、凤凰花开,中西合璧的“嘉庚建筑风格”再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技艺与西洋流派的融合,形成校园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格局,是国内公认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

除了优美的校园环境,厦门大学还是一所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汇聚了大批高水平的名师,现有教师中,教授、副教授的比例为64%,拥有博士学历的教师比例为71.6%。厦大的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尤为雄厚。在本科培养上注重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教学,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在研究生培养上,着力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博士“申请-考核制”选拔机制改革试点。

优美的自然环境、雄厚的科研实力,深厚的人文底蕴,人文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内外学生的交流融汇,以及开放、包容、宽松、自由的校园学习与生活氛围,都非常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深厚的思想底蕴、丰富的校园文化

厦大的美不仅在于它的景,更在于它深厚的历史底蕴。厦大的思想底蕴源自陈嘉庚先生朴素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不仅沉淀在校园里那些独具特色的嘉庚建筑群上,同时也传承在厦大师生的一言一行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厦大学子。仔细观察校园里的建筑会发现,每幢建筑都有自己的名字——“博学”者,虚怀“若谷”,“凌云”壮志,“囊萤”“映雪”,“笃行”……独特的建筑风格,专属的建筑名字,无不彰显着厦大独一无二历史底蕴。行走在厦大,你会发现无处不闪现出因地制宜、多元包容、中西合璧、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思想。厦大之所以能够培养并造就出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才,正是源于这些思想底蕴的浸透、熏陶和洗礼。

行走在厦大,校园内分布着十多家咖啡馆,这不仅是学生学术、相聚的场所,也是教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聊天的地方。穿梭于校园间的厦大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咖啡情怀;而这种文化底蕴和青春气息的交织碰撞中,又构成了厦大独特的校园文化。

沐浴着文艺气息,厦大学生将自己的多才多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号称中国最长的涂鸦隧道——芙蓉隧道里的大幅涂鸦,都是厦大学子一笔一画绘出来的,灵感荟萃,精致撼人,或抽象,或写实,留下了青春印记。

三、国际化的教学视野、科学的教育理念

厦大与英、美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的27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国际交流合作往来频繁。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到世界知名大学进行交流学习或继续深造。厦大利用自己特殊的优势,因地制宜、别具一格地开设了高尔夫球课、爬树课、潜水课等特色课程。厦大特色的“三学期”制,也就是在传统的两个学期后,学校会抽出5周时间,在每年的6月底7月初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学期”。学生可以在短学期参加各种研究性学习(诸如聆听校内外专家学者开设的讲座、科研专题报告,赴境外大学进行短期交流学习,参与创新性实验课题的研究学习,奔赴社会进行社会调查等);也可以利用短学期参加双学位课程的学习,或者进行查漏补缺、重修课程。

四、处处以人为本、彰显人文关怀

短短几天的培训时间,就真切感受到了厦大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图书馆、教学楼、食堂、学生活动中心等公共活动区均域覆盖校园无线网;在食堂为每个学生提供免费米饭免费汤,在宿舍提供空调独卫保险箱;高尔夫练习场对学生免费开放,以供练习;学校公共场所放置了十多台钢琴,不需要申请,在规定时间段内师生均可自由弹奏,校园内时时萦绕着动人旋律;校园内随处可见学校提供的通体为绿色的公共自行车——“小绿”,供师生在校园内免费使用,倡导绿色大学、低碳生活、文明修身,自由出行,方便师生学习生活。

五、新理念、全方位,专家讲座拓宽视野

培训班上,专家、教授的讲座就像是一顿顿丰盛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从中可以领略到众多专家的精湛理论和渊博才识,敬佩于他们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人格魅力,沉迷于他们博古通今和学贯中西,让人真切体验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道理。教授们结合自己的学科特色,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多年来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异彩纷呈。在享受着心灵碰撞带来的震撼与兴奋的同时,也享受着精神洗礼带来的幸福和愉悦,真可谓“期待而来,满载而归”。

厦大副校长邬大光教授所作的题为《大学底蕴与管理中的科学》讲座,借鉴哈佛、牛津等世界名校办学经验,结合厦门大学实际,从一流大学底蕴解读、一流大学管理两个方面,全面分析了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其发展趋势,使人眼界大开,认清了大学发展的方向以及存在的差距。

博导朱水涌教授的《人的设计:中西文化的一个比较》的讲座,谈古论今,从古希腊文化到儒家文化,从弗洛伊德到孔孟,行云流水,融会贯通。枯燥乏味的哲学、历史知识在他的讲授中犹如在聆听一个个故事,变成了一种享受,这与他渊博的知识,深入地研究,方法的精湛分不开。

别敦荣教授的《现代大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对我国三十多年来在高等教学制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及教学理念确立三方面的改革做回顾,强调了不断更新现代大学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从欧美国家与我国教学方法入手,对教学中的阅读书目、授课过程、课程体系等做了细致比较,对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四个突破口:从让学生学习教材转变到学习文献上;从让学生单纯听课到引导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由单个学习到小组学习,由个别化学习到合作学习;由教师个别讲授转变为师生交流教学。

教务处处长计国君教授作的《高等教育趋势与厦大本科教育改革》报告从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当前人才培养的思考、现代教育信息化趋势、高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厦门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思路五个方面阐述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趋势以及本科教育的改革思路、具体措施及实际成效。报告观点新颖超前,内涵丰富。

每堂课细细听来,每位授课教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或高瞻远瞩,或思想深邃,都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和哲理的光芒。每次讲座都洗涤着我们脑海中固有的陈规陋俗,开阔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提升了我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实在是受益匪浅。

心在高处,方见人间至境;欲穷千里,还需更上一层。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们为学生开启的是知识之门和思想之门,不仅要研修教学技法,更要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多融入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闭门造车只会固步自封,要多走出去,看看世界,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方能开拓出教育新天地。

短暂的培训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厦大。厦大的美丽虽然无法带走,但我能带走的是厦大“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思想精髓,带走的是厦大老师们理解问题的独特方法和敏锐视角,带走的是厦大的难忘时光且美好的记忆。我将会把这些融贯于今后教学研究中,时刻鞭策和激励着自己去多思考,勤学习。

最后,感谢教师发展中心为我们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让我们有机会能够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座,不仅提升了教学技能,更是开阔了眼界。

关闭窗口
 
CopyRight© 陕西科技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陕西科技大学 邮编:7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