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管理学院 贺蕾
感谢学校组织赴厦门大学培训,感谢各位领导把如此珍贵的学习机会给我,感谢教师发展中心的各位老师,尤其是三位带队老师十天认真、辛苦的陪伴,把一切生活琐事安排的妥妥当当。也感谢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方,其耐心、细心的服务给我留下很深印象,茶歇时间的细致服务,培训期间的精心安排无不体现出他们的服务态度和水平。通过十天的培训学习,我收获非常多,不仅仅是对大学、师者、教学和科研这些方面的理念的扩展和解放,更是对我的工作、生活、人生状态的一次释然。
从2012年5月入职以来,匆匆两年多的教师经历已过,我已经不再是新人了。两年多来,从对工作环境的陌生,对学校管理政策的不适应,到现在的熟悉、适应,却又似乎进入麻木期,很机械地完成一天天的工作,整个人也仿佛进入瓶颈期,对于家庭、孩子、科研、教学、健康等很多问题开始纠结,开始患得患失,开始迷茫和彷徨,开始怀疑自己两年的工作重心是否错了,开始怀疑自己两年中是否做了很多不理性的选择,很多问题的纠结和压抑使得整个人状态不是很好。通过这次十天的学习,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很多问题明白了、看清了,不再那么纠结,不再那么迷茫,回到学校的自己释然很多,轻松很多,有了动力去做好自己的事情。下面我将这次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出来,重点总结对我触动比较大,影响较大的方面。
一、 大学的角色
上学的时候,一直认为大学是改变命运的地方,是可以摆脱镢头,摆脱干农活的唯一机会,所以大学是神圣的地方。一直从自身发展角度去看大学,而没有从大学发展角度去理解大学,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补充了我很多高等教育方面的知识,理解了大学的角色,大学存在的意义和大学发展的理念和前景。
大学对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培养的过程,不单单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正如这次培训中计国君处长所言:“很难想象我们培养的很优秀的专业人才,可是他却不敢在人面前说话,难道这是我们所需要培养的人才吗?”大学对人的培养是综合的,是人格、能力、素质、气质的综合培养,而不是单单的专业知识的灌输。在这个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课堂、师者、管理者都应有自己的角色和所承担的责任,是一个综合的艺术。现代大学管理是办学者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基于高校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变化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建立在对大学的使命、属性、本质和对人的理解基础上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种价值判断和价值属性蕴含了高校管理者的意志和信念,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反思我们能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做点什么?如果摒弃这些意识属性的东西,大学自身发展会走向哪里?
大学的底蕴是什么?大学的底蕴是种文化,这种文化包括很多,如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隐形文化等等。邬大光副校长的一番话令我记忆深刻:一流的大学是用钱堆出来的,但是一流大学不仅仅是靠经费和体制,而是靠理念和文化。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实现是需要钱来实现的,比如厦门大学本科教学中,50%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有一次出国学习的机会,这需要钱来支持。大学的发展更需要理念和文化,正如邬大光校长所言:“大学的底蕴也许就是门口那几颗老树,还有校园里那些白胡子的老人”。一流大学的底蕴是需要时间沉淀的,是需要时间来打磨的,是需要几代人真心付出、传承的。诚然,一个学校要有良好的发展,必须想尽办法去解决钱的问题,厦门大学非常重视校友的力量,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来解决办学经费问题,每年校友捐赠可以达到一亿多,非常值得其他高校学习。另外,厦门大学非常重视学校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学校校园内有三个博物馆,重视校园古建筑的保护。厦门大学每年在美术系的毕业生毕业作品中选20副优秀作品作为保存资料,随着时间的飞逝,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品会变得弥足珍贵。
二、 师者的角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一直对于师者的理解。这次培训学习中,当94岁的潘懋元先生在学生的搀扶下走上讲台,作为高等教育泰斗级人物,语气平和、态度谦卑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口齿清晰、思维敏捷,与我们这些晚辈诚恳地进行探讨、互动。我突然明白这才是师者,一日为师,一生为师,不管在哪里,不管年龄多大,都不忘讲台神圣,不忘由衷虔诚,师者是以身作则,用一生行为和灵魂去育人。
邬大光副校长讲了潘懋元先生的一个故事:一位博士毕业生在离校之前向潘先生告别,诸多嘱咐和祝福后,这位学生向恩师告别,潘先生步履蹒跚执意将他送到楼下,挥手告别,这位学生受宠若惊、感动万千。潘懋元先生对每一位即将离校的学生都是如此,送至楼下,挥手告别,这样的行为影响了一代代学生,感动了一代代学生。听完这个故事,我流泪了,同样作为师者,深知教育大业,责任重大,深知爱学生,要言行去育人,可是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做的很不够,受这个故事的启发,决定以后工作中要更加地爱学生,通过细节,通过小事去影响学生,用言行去育人。
十天的培训学习中,遇到太多的师者,太多值得学习的师者,认识到师者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是师者最低的底线,而我们需要做的更多;认识到师者对学生专业知识上的具体帮助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方向上的指引,方法上的点拨以及人格上的影响,师者要用一生自己的言行告诉学生“人不下鞍,马不停蹄”,“欲为学,先做人”。
三、 教学是门艺术
如何上好一门课是教师时刻需要思考和学习的内容,这次培训学习中,对这个问题有了很多想法,比如说如何备好一门课,如何在授课中灵活使用PPT,以及PPT用心制作会对课堂产生的效果等等,关于这个问题,感受是非常多的,而且也是比较细微的,其中最最印象深刻,对我影响重大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备课要备学生,学生的籍贯,民族,宗教,文化的不同,在备课过程中尽量考虑到学生的这些信息,尤其是民族和宗教信仰。另外学生之间的注意力和反映速度都存在差异,对于同样一句话,学生的反应力和应变力都不同,所以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对某一个问题阐述尽量简单,特别重要的知识要语速放慢,给学生留足反映和考虑的时间,备课过程中尽量使用简单词汇,不用晦涩,专业性非常强的词汇去表达,尽量简单,使得学生们能够理解。
二是课堂授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语言的应用,注意语言的条理性和流畅性,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语言的节奏,音量,音色一定要有变化,形成自身的语言风格。在充分应用语言这个武器时,在语言的流畅性和口语化表达这对矛盾中找到平衡,当我们表达专业性知识,表达逻辑性很强的内容时,我们语言的流畅性就会受到影响,当我们尽量使得语言表达流畅时,我们的语言就会有口语化倾向,而解决这对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足够熟悉专业内容,备课足够充分,足够理解和熟悉所授内容,做到专业知识讲授时语言的流畅。
三是用心做PPT,这次培训学习过程中,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PPT,完全改变了PPT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直认为PPT就是文字,图片,简单音频,认为PPT就是“骗骗他”,是对教师授课的解放,减轻了教师授课的压力。可是通过这次学习,认识到PPT的作用可以那么大,PPT可以做的那么好。在厦门大学教学名师讲课环节,祝青园博士的PPT“震”到我了,一位工学博士,讲述信号处理,这些理工科的知识我完全不懂,可是结合祝青园博士的PPT,我听懂了,明白了讲授的知识点,明白了其中的逻辑关系和在实践中应用的注意事项。总体感觉厦门大学教师PPT制作都非常用心,水平很高,在授课过程中对于PPT的应用能够很好的充实授课内容,用很形象的PPT内容来反映抽象、难懂、晦涩的知识,效果非常好。
四是上课要从容。从上第一节课时,就希望自己的课能够讲的生动,形象,能够让学生们喜欢,而一直认为生动的上课来源于热情,有力而附有感染力的语言掌控,夸张而形象的肢体语言,吸引学生的小故事或小幽默。而这次学习的感受不是这样的,教师从容地上课,不紧不慢,娓娓道来的授课的力量更强大。讲“长恨歌”的李菁博士就是如此,讲管理沟通的詹虹博士也是如此。李菁博士没有用附有情绪变化的语气去讲“有情人难成眷属”之恨,去讲“家国一去不复返”之恨,而是娓娓道来,慢慢开讲,可是效果非常好,在听讲的过程中,完全被老师的“娓娓道来”而吸引。非常倾佩这样的老师,觉得这样的授课从容需要很多年讲台经验的积累,需要很多的人生阅历,需要我好好学习,以后授课过程中,尽量避免情绪化授课,尽量做到从容。
关于教学方面,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学习,比如制作PPT时,不能将红色,绿色文字放在同一课件中,避免色盲学生无法辨识;课堂中需要有效互动,观察学生的表情;经常变化自身的面部表情;考虑前排与中间效应等等。
四、教学和科研关系
从教两年中,一直觉得教学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六门新课挤压了耐心做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开始认为教学和科研是一对矛盾体,认真教学就会影响科研,努力科研就会影响教学。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改变了这种认识,教学和科研二层皮本身是个伪问题,而目前国内高校出现这种教学和科研“二层皮”现象本身是制度问题。很多世界一流大学是通过研究过程来培养人才的,培养人才的途径是多元的,课堂教学和科研过程均可,教师可以在科研过程中完善和更新知识体系和知识内容,没有科研的教学是死板的,缺乏生机的,科研可以有效地丰富教学,完善教学,两者是相互支持,相互完善的。
十天的培训学习,收获非常多,认识了很多朋友,很多学校老师并不认识,通过这次培训学习,结识了很多其他学院的老师,了解了其他学院的管理制度和教学科研要求等,同事之间的凝聚力加强,对学校有了更深的归属感。见识了厦门大学的精致,感受了南方人服务的精细,感受了细节的力量,拓宽了眼界和思维。对自己作为师者的责任有了新的认识,对教学、科研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如何上好一门课,学习了很多很多,在此自勉,以后工作中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师者”,深知明日去向,才能走好今天的路,在此自勉,加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