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中心简介  政策文件  课程思政  学习园地  名师风采  相关下载  在线学习  科研政策 
 资源分享  
当前位置: 首页>>学习园地>>他山之石>>正文
 
 他山之石 
 经验分享 
 资源分享 
   
转载 | 卢黎歌、吴凯丽:课程思政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的三重逻辑
2020-11-02  

习近平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 这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和其他各类课程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在加强和改进传统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校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程思政即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自身固有的德育因素和资源,遵循课程教育教学规律对其加以开发运用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以下内在规定性:第一,课程思政是基于课程价值感知与教育者主观能动性而形成的,包含着探寻课程内在价值的自觉;第二,课程思政是在遵循课程自身逻辑体系的前提下对其固有德育资源进行的内涵式开发,是课程育人价值回归的过程;第三,课程思政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理念的拓宽和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包含着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升华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新成效的祈盼。

一、价值逻辑:挖掘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大意义

(一)回归课程内在价值追求的题中之义1.有助于回归课程育人价值追求,释放育人功能。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规定了高校课程设置理应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保持一致,即高校课程体系自然而然地蕴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追求。虽然高校课程类型不同,但无一例外内含育人属性和功能。思政课是专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其意识形态属性不言而喻。综合理论素养课意在引导学生实现人文与科学、精神与物质、事实与价值、个体内在与外在社会之间不同领域的融通,构建起完整的精神世界。其中散见着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师可发挥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通过分析梳理相关资源进行知识体系的加工改造,在教学过程中将隐含的育人功能体现出来。专业课程分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天然地具有“价值观导向、民族精神培育、思想道德修养、综合素质提升等不同功能”[3]。自然科学课程虽然其知识体系自身并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但其教学体系并非价值无涉,因为其教育的主体和对象都是活生生的具有价值理性的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应结合不同教学主题,以适切的手段和方式进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和价值引领,实现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目的。

2.有助于促进学科良性互动交融,整合育人成效。近代受科技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高等教育工具理性凸显,具体表现为学科和专业分化越来越细。毋庸置疑,学科细化有助于学科研究纵深发展,但由于对分化的错误理解,造成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巨大分离、各任课教师对话艰难、相互不理解、相互鄙视和攻讦现象时有发生[4],学科间互信缺失、观点抵牾、效果抵消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一些课程育人效果的相对有限甚或“被消解”的状况,破坏了育人目标的整体性,导致教育目标异化。为了革除阻碍人的综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高等教育理念需在继承、借鉴和反思中实现超越和发展,摒弃现有教育理念的弊端,树立大思政育人理念,协同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促进学科间良性互动,实现育人功能全贯通、全呈现,形成教育合力。

(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活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的一种体现,逻辑归宿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方面指社会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即人“交往的普遍性”“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5],指向人类解放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指教育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有助于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社会交往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社会变迁的推进,教育各因素不断发生变革,学生社会交往需要的广度、深度都在扩展,不仅仅满足于“单向度”的“我”的发展,而且希望构建并拓宽“我们”的交往,希望培养更具批判性的思维力、涵养更深厚的情怀、具备更开阔的视野、拓展更广泛的社会关系,希望可以更有效的参与社会互动和国家发展建设,希望可以打通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沟通理解的渠道,构建起同频共振相处模式,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予以整合开发,聚焦学生多维社会交往“需求侧”变化,进行课程思政内容的供给侧改革,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性、实践性和全面性,实现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升级。

2.有助于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层面也面临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一方面,体现为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成绩轻能力、重“主科”轻“副科”、重理论轻实践等情况,导致高校育人存在模块化、分割化等弊端,造成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体现为发展不充分,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升和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学生对教育有了更高的诉求:教学内容需兼具优良的学术品位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学习过程更富审美体验和情趣;(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学科交流更加务实,打破学科壁垒和思维禁锢,融铸新的学术生长点,碰撞创新思维的火花;知识获取更加全面,能力素质在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等。总之,人的发展诉求是全面的、综合的。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其与原有课程体系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教学体系的有益组成部分,彰显课程育人价值,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为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客观必然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地位。“德”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课程应深入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1.提升大学生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德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现代社会转型,我国经济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变动,对人们道德观念产生了一定冲击,造成道德判断标准迷茫和道德选择困惑,一些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演变为恶性犯罪事件,产生不良社会影响。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守正确的道德原则,把握自身成长发展的方向,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针对国防科研、高精尖制造等关乎国家(信息)安全专业的大学生,在专业课教育过程中可嵌入爱国主义教育、信息安全法等内容,使其认识到实验数据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具备数据安全防范意识,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2.提升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辨别力和战斗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多变的思想意识、多种价值取向、多样意识形态错综复杂、激烈博弈,对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西方不遗余力地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主流价值观教育,提升意识形态辨别力,增强意识形态战斗力,需要高校各部门、各学科紧密联合、通力合作。在保证传统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同时,挖掘各类课程的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是各课程当前的重要任务和使命担当。

二、问题逻辑:课程思政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的思维路向

“挖掘什么资源——如何挖掘资源——如何激发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思维路向,构成了课程思政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的完整问题逻辑链条。

(一)“挖掘什么资源”:设计资源挖掘框架识别并有针对性地挖掘出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提。针对不同课程的定位、性质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存量及分布状况,合理设计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的基本框架。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含四门必修课和形势政策教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分布集中且体系化,应在深度和系统性上做文章,既避免重复交叉,又体现逻辑层次递进。通识教育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与心各方面达到和谐发展状态,具有强知识性、弱意识形态性的特点,资源存量较可观、分布比较零散;公共基础课,旨在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具有涉及面广、基础性强的特点,资源存量较小、分布不均,这两者重在挖掘其中蕴含的道德规范、政治思想、法纪安全、为人处世之道、是非观念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培育健全人格等。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研究旨在揭示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6] 其知识性、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均较强,资源存量较大且集中,重在挖掘其中蕴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政治理论、学术思维、辩证思维、法律意识、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等,形成较为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体系。自然科学课程研究旨在揭示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性,具有强知识性、强逻辑性和弱意识形态性的特点,资源存量较少且分布零散,通过学科发展历史中所体现的规律,挖掘科学精神的本质;通过知名科学家的事迹,挖掘科学家对祖国对人类的责任担当。在此基础上,组织各学科专家学者协同备课、严密论证,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自成一体、层次分明、结构优化、逻辑严密、操作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教育指南,避免资源开发重复化、交叉化、肤浅化等倾向。

(二)“如何挖掘资源”:明确资源挖掘原则鉴于不同课程学科定位、学科属性、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存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等的不同,挖掘资源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尤其是针对一些资源存量较少的课程,切忌无中生有,以小充大,生搬硬套,模糊课程焦点,引起学生反感。二是有的放矢的原则。课堂教学的有限性和研究的有限性决定了资源选取应精中选精,本着资源可以与专业课程可以相互映衬、相互支撑的价值取向进行挖掘、提炼、授课,促使二者相得益彰。三是协同挖掘的原则。不同课程教师共同构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统一体,协同挖掘资源,实现应挖尽挖、可挖尽“精”,在授课过程中精准投放。四是鼓励个性的原则。(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由于学校层次、学生水平、办学特色等的不同,在坚持统一性的前提下,鼓励各校、各课程突出地域特色和自身特色进行挖掘,最大限度释放资源的教育作用。五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及时吸纳新的教育资源融入课程教学,盘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延展资源的解释链条。六是以生为本的原则。关照学生需求,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以学生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作为价值导向进行挖掘。

(三)“如何激发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效力”:有效融合资源与课程激发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效力,需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探寻资源与课程内容的天然契合点,架构起“融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于一体”的教学体系,使资源的育人价值内化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一是“实质化”融合,彰显价值引领。课程中蕴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决定了二者存在内在关联与耦合的可能性,但这是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要想实现二者的真正融合,需运用整体性、系统性、创新性思维对二者的融合机制进行探索,促使二者于逻辑层面保持一致、知识层面配合补充、理论层次衔接递进、价值引领效力凸显,力避二者的融合流于形式、浮于简单嫁接并无实质关联。二是“深层次”融合,充分揭示内涵。此处重在强调自然科学课程,因其以自然界有机或无机的事物和现象为研究对象,价值涵纳度低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除挖掘这类课程蕴含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作风习惯之外,也要关注其背后的人性考量、价值关怀、战略定位等更高层次、更多维度的价值意蕴。三是“自然化”融合,即衔接无缝隙、不错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资源的选择与运用必须恰到好处方能为专业课程锦上添花,否则可能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两张皮”现象,造成事实上的资源无效,甚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非但没有支撑课程观点,反而喧宾夺主,损害专业课程自身逻辑体系、知识图谱,造成学生思想混乱。四是“全方位”融合。不同学科间教师加强交流互动,从整体上统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避免教学过程中“花开几朵”“各自为政”,以致未能担负起各自“应然”承担的教育任务,造成教学内容机械重复或存在事实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真空地带。

三、实践逻辑:课程思政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的现实路径

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高校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汇聚育人合力,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搞活增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一)宏观层面: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以系统推进当前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成效参差不齐,呈现出不同课程开发教育效果、同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现状、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能力、学生获得感等方面良莠不齐的状态。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树立整体性思维,从宏观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作出战略性、前瞻性、系统化的总体安排与部署,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挖掘提供基本航向。纵向上,教育部社科中心牵头创设课程思政教学平台实现资源沟通与共享。各省高校定期展示课程思政教学成果,从中遴选优秀范例,上传到教育部总平台,由教育部挑选出优秀教学案例,发放各省课程思政平台,共享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资源,实现优质资源的传导与扩展,最大限度发挥示范效应。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加强教育部社科中心对全国性和各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平台的指导,通过顶层设计,使其各具特色、各司其职,避免同质化和重复性。[7] 横向上,各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创设该学科课程思政教学科研平台,定期开展教学设计和成果评比,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优带劣、以强带弱,将优秀教学设计案例编撰成册予以共享,提升该学科的整体课程思政能力。

(二)中观层面:完善体制机制以着力落实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社会实践活动,其有效推进有赖高校各项机制的保障与配合。

1.建立领导机制。高校党委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提纲挈领的作用。“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1]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高校党委高度重视,统筹规划,调动各方,全盘考虑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考评机制等的顶层设计。

2.形成学科交流互动机制。不同学科的学科范式和思维方式大不相同,学科之间客观上存在壁垒,学校教务主管部门、教师发展中心等部门要为学科交流互动创设平台,鼓励多种形式的合作,如组织跨学科研讨会、集体讨论备课、召开专题研讨、合作撰写论文和申报课题等。加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交流、对话,从而高效、系统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3.建立考评、激励和监督反馈机制。教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课程的统筹规划,明确和细化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改革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机制,将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纳入其中;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评选出优秀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和示范课教学,并进行适当奖励。(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人事处应进一步严格教师评聘制度和程序,加大对应聘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的权重要求;柔性引进课程思政“教学能手”“客座教授”、专家学者等创建“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加强资源挖掘指导。

(三)微观层面:发挥教师主体性以搞活增色搞好搞活课程思政也重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展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8] 的新时代教师形象。通过激发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意识和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能力,打造生动活泼的课程思政局面。

1.激发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意识。其一,教师角色使命之需。教师首先应意识到自身角色的三重性,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授业者”,而且是大学生思想困惑的释疑者,更是大学生价值引领的“传道者”,坚持传道、授业、解惑三位立体合一,明确对学生进行思想价值澄清和引领是新时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其二,高校育人目标之需。高校立德树人使命的完成需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要求各科教师不仅“守好一段渠”,还要相互配合、协同发力,最终汇成一道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育人作用是各课程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其三,实践发展之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要求各门课程要进一步增强植根实践的自觉,注重从实践中生发新理论,以理论观照实践发展,挖掘出更多能够引领学生价值判断和塑造的“知识硬通货”[9],释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生产力,提升课程思政效果。

2.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能力。其一,教师应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断充实自身理论体系,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形成挖掘资源、拓展理论、运用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其二,多措并举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程思政并非教师的“一言堂”和“独角戏”,学生参与度和获得感是衡量课程思政效果的“金指标”。结合大学生代际特征和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变化,立足新时代所面临的新的理论诉求和实践需要,通过优化课程内容,转变话语方式,接洽学生需求创设语境等方式调动学生主体性,增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资源挖掘和讲解的主动性。其三,教师可结合自身学科背景、知识经验、专业特长、研究旨趣、智慧特质进行个性化挖掘形成各自的讲义,同时增进学科沟通,邀请思政课教师和专家学者论证其科学性、政治性、可行性,协同、系统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责任编辑:张梦婷 梁兆桢 校对:耿春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3]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

[4]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05-19.

[7]卢黎歌,李迎霞,李华飞.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四个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的初心与现实考量[J].教学与研究,2019,(12).

[8]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9]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自觉与新未来[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5,(1).

(文章选自《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5期)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和立场。转载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的阅读。

文章来源:思政学者

关闭窗口
 
CopyRight© 陕西科技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陕西科技大学 邮编:7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