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上课打瞌睡一直被认为是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大陋习。在老师看来,打瞌睡的学生不仅失去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而且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可细细想来,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打瞌睡的原因还真的挺复杂,从某个角度来说,学生上课打瞌睡,直接原因在于课堂气氛沉闷。作为教师来说,我们是不是应该从自身出发,努力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呢?为此,我们认为教师可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尝试做以下实验,说不定会对您的教学有改进的效果。
设置悬念。学生有很强的探求欲,教师可以在课前先设置一个悬念,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再出其不意地揭示结果,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轻松和愉悦感,此时课堂的气氛就不会沉闷了。
使用修辞。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可以造成幽默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雅俗共赏。大学课堂过于沉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内容本身理论性、抽象性过强。如果教师能够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结合起来讲解,就会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可以结合当前时事政治的要闻,或者结合一些网络热点话题,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还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欲言又止。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时候,不必急于说明背后的意涵,而是用一种曲径通幽的方式表达,让学生在忽明忽暗的状态下跟随教师的引领一探究竟,直至抵达豁然开朗的境地。
揭示哲理。如果教师在学科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加以抽象和提升,加入一些人生的哲理,这门课程的含金量也就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