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如期举办了新进教师入职培训的第三场培训。本次培训紧密围绕数字素养、校情制度以及现场教学三大主题,通过理论授课与实验室教学分享相结合的方式,为新入职教师呈现了一场多维度的科研教学体验。

上午首场培训由陕西科技大学电智学院齐勇副教授主讲,深入解析了《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数字教师构建方法》。他以人工智能作为教师未来工具的核心地位为出发点,探讨为教师提供个性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工作、促进自身发展、整合信息支持工作与生活等方式。他分享了当前国内外AIGC领域的前沿热点信息,旨在激发青年教师对新领域的认识和学习新技能的热情。他系统而精准地介绍了AIGC的应用特点、演变阶段以及现有数据模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强调AIGC在文图生成、视频生成以及大模型驱动的具身智能等方面的应用,他促使教师们思考如何在自身专业领域内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并利用其辅助科研与教学工作。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大模型应用虽然广泛,但尚未能为所有学科领域提供精准服务,仅凭AIGC技术也无法实现通用人工智能。他强调,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仍然需要以人为本,深耕科研,为AIGC所无法覆盖的领域赋能。

上午第二场培训由陕西科技大学统战部部长助理赵伟锋老师为新入职教师带来《涉宗教工作法律法规解读》的精彩分享,此次分享以宪法和法律为基本出发点,深入剖析了宗教问题的原则性规定,旨在提高教师们对宗教工作的认识和法律素养。培训中,赵老师首先强调了宪法在宗教问题上的指导地位,明确了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权利。随后,赵老师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详细解读了宗教事务管理的各项原则性规定,包括宗教活动的合法性、宗教组织的设立与管理、宗教财产的保护等方面。通过此次培训,教师们对涉宗教工作的法律法规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大家纷纷表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自己在宗教问题上的法律意识和应对能力,也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提供了更加明确和有力的法律保障。

下午培训中,新入职教师首先来到机电学院王晓峰教授带领的金属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开发团队实验室,王教授向各位老师对实验室内的3D打印增材制造、粉末生产设备从运行原理、实验价值、对国外相似设备进行改良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之后,与老师们就国内外3D打印相关技术发展状况、成果转化成效以及国内行业的整体发展规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随后,教师们前往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林雨寒副教授引导下对王传义、朱云庆教授等团队实验室进行参观学习。林老师介绍了教师、学生工作室以及实验室分布情况,并重点对王传义教授团队的光热催化与多氧化过程耦合的高效多相催化实验装置与仪器、实验室的研究项目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同时,对朱云庆教授团队利用电化学方法处理废水的实验原理与设施,以及他们的科技转化成果进行了讲解。新进教师们对实验室先进的设备、严谨的学术氛围以及丰硕的研究成果表示了高度的赞赏。

在这次机会难得的培训中,新教师们深入了解了数字素养在当今教育中的重要性,校情制度的讲解让新教师们对学校有关宗教问题的法规制度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为他们日后融入学校大家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场教学环节更是别开生面,资深教授团队以实际案例为引,详细解析了如何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新教师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教学技巧,还激发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