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新学期伊始,新进教师入职培训第二阶段开启。上午第一场培训主题为高等教育中的师德师风,由陕西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罗云教授进行了题为“高校教师要努力成为立德树人的大先生”的报告。罗老师首先引经据典,结合我国古代先哲思想探讨了高等教育的内涵与意义,并根据自身多年从事教育领域研究的经验提出高校教师的十项工作职责;随后,罗老师对“立德”和“树人”及其在当代教育中的含义做出讲解,强调了“立德”即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树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接着,罗老师重点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先生”概念及相应的素质要求,教师需要努力成为“传道受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罗老师同时也分享了自己眼中的“大先生”;最后,罗老师指出了高校教师成为“大先生”的途径。罗老师的精彩报告引发了新进教师对于高等教育的深入思考,为新进教师指明了未来的立德树人之路。

上午第二场培训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刘晓旭教授做了题为“科教融合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报告,刘老师首先结合自己参加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经历,讲述了其对科研与教学融合的方式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理解,告诉我们教师要保持终身学习和对前沿研究热点的热情,言传身教,促使课程知识实习的“应用化”,实现前沿科学研究与课程内容的“强关联化”;随后,刘老师讲解了青年教师应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告诉我们教师要上好课,绝不能局限于课程知识之内,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宽阔的眼界,这将有助于拓宽科研工作的思路和领域。在精心备课过程中,教师需阅读大量与课程相关的研究材料,这将促使教师对专业问题的深入思考。此外,教师绝不要忽视课堂中师生相互启发的作用,在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会获得新的科研灵感。最后刘老师代领大家回顾了其参加教学比赛的整个过程,以“特色决定高度,底蕴决定深度,细节决定成败,情怀历久弥新”几句话做了总结。通过刘老师的精彩报告,让新教师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对课程教学比赛的流程具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受益匪浅。

下午西北工业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史仪凯教授做了题为“练好教学基本功,做合格高校教师”的报告。史老师首先讲述了关于教学理念和技能的相关知识并分享了自己的个人工作经历,告诉我们高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意义。他指出,教师工作无论是千难万难、千头万绪、做好教学贵在善始善终坚持认真。接下来,史教授解读了现在教育教学改革“四处”核心与痛点,从四个方面和新进教师们分享了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并介绍了青年教师应该如何选择教学研究课题。此次专题讲座对新进教师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