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医学>>正文
 
 政策文件 
 获奖教师 
 优秀案例 
 思政培训活动 
   
【转载】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之《有机化学》
 

一、《有机化学》课程概况

有机化学课程主要讲授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相互转化的规律,是药学类专业的主干基础课之一。有机化学是连接化学和生命科学的桥梁,是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课程的先修课。我校在1936年建校伊始即开设有机化学课程,至今已延续八十余年。现阶段,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涵盖了药学院、中药学院、生科院、基临院、工学院等各专业七十余个班级,每学年授课面向数千名学生。

《有机化学》多年来均被学生评价为学习难度最大的基础课程之一,而有机化学教学团队诸位教师的授课效果也广泛受到学生的肯定。多位教师在面向全校的“吾爱吾师”学生投票活动中屡获奖项,教学团队也曾在该活动中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研室”。近年来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之外,有机化学教学团队也开始尝试诸如混合式教学、MOOC/SPOC教学、翻转课堂、在线课后练习与测试等新型教学手段,并在学校率先进行“月考制”过程性考核探索,以期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有机化学》教学团队为更好地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一直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创新中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有机化学》教学团队

主讲教师参加理学院"课程思政金点子大赛"


二、《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特点和课程思政项目的育德目标多次讨论,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内容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凝练,结合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合适的课程思政教学融入点,并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形成了若干思政教学案例,同时提出:1)一切“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都属于思政教学内容;2)课程思政教学要“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3)课程思政教学不是孤立的,要与专业课程“融为一体”

三、《有机化学》课程思政重点教学案例实施

1、有机人名反应黄鸣龙还原

有机人名反应Wolff-Kishner-黄鸣龙还原,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有机化学反应,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教授为祖国有机化学及甾体药物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他为科研奉献一生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核心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化学乃至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精,逐步走在国际前沿的发展历程,既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明确每位学生未来将承接起祖国科技创新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801FB

2、萜类药物青蒿素的发现

屠呦呦研究团队锲而不舍,克服种种困难,利用乙醚的低沸点性质,采用低温萃取技术,最终成功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到抗疟剂有效成分——萜类结构的青蒿素,并与同事以身试药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青蒿素的成功离不开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建立文化自信。青蒿素发现的例子让学生学习到勤于钻研,敬业奉献的精神,体现爱国、敬业、奉献的价值观同时认识到坚持不懈的精神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石,培养学生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品格。同时坚持不懈不是简单的重复,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

3、肽键的特点及其构建方法: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也标志着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的开始,在生物科学与化学史上有着突破性的意义。尤其这项工作完成于五十年末至六十年代初,国内科学研究条件极其有限的环境下,显得弥足珍贵。

 

四、《有机化学》课程特色教学方法

1、基于有机化学教学团队建设的 MOOC/SPOC教学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通过混合式教学,课堂上可有更多时间讲授重点难点,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有机化学教学团队自主开发了满足有机化学需求的在线课后练习与阶段性测试系统。学生可在桌面或移动端浏览器输入分子结构并提交至后端,服务器可识别学生输入的有机分子结构并自动评分,并进行成绩统计分析。

3、使用OneNote实现电子化手写板书,解决学生记课堂笔记的难题。通过手写笔迹,灵活展示,与课件同步的电子化板书课后可分享给学生复习,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专心听讲,有更多时间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五、课程总结

《有机化学》教学团队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发展了若干特色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凝练出与相关章节相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实现了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教学相结合,在保证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思想品德修养的培养目标。


文章来源:互联网

关闭窗口
 
CopyRight© 陕西科技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陕西科技大学 邮编:710021